跳到主要內容

A股ETF比一比


l   
中國A股股市最近似乎走出谷底,底部轉折意謂明顯,而究竟有哪些工具可以來投資A股呢?

Ø   首先:A股市場針對一般外國散戶,並不開放投資,許多人直接購買A股的方法是透過大陸當地的人借戶買賣,至於借戶怎麼借,各位就要自己衡量這種非屬於有價證券的風險。
Ø   其次:某些A股的公司同時在其他外國市場有掛牌,如中國銀行同時在大陸掛牌,代號601988、香港H股掛牌,代號3988.HK、美股掛牌BACHY,不過同一家公司的股份在不同市場需注意存在不同價格的風險,從在不同價格的原因很多,包含最主要的問題是不同交易市場彼此之間不流通導致,其他較小的問題則在於不同交易市場的會計準則不同,算出來的財務數據不同,導致個別市場給予的評價不同。
Ø   以下舉例,中國銀行就在不同市場就存在不同價格的現象,簡單來說,對一個長期投資的股東來說,同一個股份價格越便宜越好
Ø   從下表來看,同樣買中國銀行,在香港或美國買就優先於A股,因為A股換算後,仍為最貴
代碼
公司名稱
幣別
 
國家
類型
交易狀態
價格
換算港幣
成交量
3988
中國銀行
HKD
HK
CN
Common Stock
Active
3.42
3.42
292.565M
 
601988
中國銀行
CNY
CH
CN
Common Stock
Active
2.89
3.59
36.476M
 
BACHY
中國銀行
USD
US
CN
Receipt
Active
10.97
3.40
7.468k
1ADR表彰25股港股


Ø   再來,不直接在H股或美股買個股,也可以透過ETFCEF(封閉型基金)來投資,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幾檔。不過由於中國市場很特殊,在這邊先簡單分類一下,就跟感冒藥”斯斯有兩種”一樣,連結中國的ETF也有好幾種,其中一種的分類是以直接或間接進場買A股為分類
n   直接進場者如華夏滬深三百3188.HK、華夏滬深三百(人民幣計價)83188.HK
n   間接投資透過發行票據產品方式連結,如寶滬深0061.TWX標智滬深三百2827.HK、安碩A50中國2823.HK
Ø   特別把這種分類拿出來說,是因為這種分類對投資人來說有很大的根本不同。因為這種間接投資存在這一些風險及缺陷,而台灣的寶滬深更屬於間接中的間接,缺陷更大,先講結論,若同樣用聯結中國A股的被動投資的ETF3188.HK>2827.HK>0061.TW
Ø   2827.HK是用間接的方式連結A股,而0061.TW則是又用共同基金(99%)去聯結2827.HK,其連結的關係如下圖:(下圖來源為綠角),2827.HK係透過連結德意志銀行的票據相連產品來追蹤A股市場,這種間接關係ETF其實是一檔ETN(Exchanged Traded Note),其績效雖然連結A股,但一旦德意志銀行發生信用風險,無力償還這些發行票據,2827.HK,甚至0061.TW都將血本無歸。不過這個問題,據說已經有解決,目前德意志銀行已經足額的擔保品抵押在保管銀行端,減少信用風險,但另一個問題也因此產生,這些足額的擔保品,代表德意志銀行的聯結成本上升,追蹤誤差提高。從彭博資訊的DES頁面,可以很容易看到ETF的追蹤誤差,NAV追蹤誤差2827.HK1.43%2823.HK1.85%,但若看價格的追蹤誤差更大,2827.HK9.3%2823.HK8.6%

Ø   目前2827.HK的管理費率為1.39%,而寶滬深為管理費率為0.3%+0.1%(保管銀行中國信託收取),因此寶滬深總共的費用率為(1+0.3%+0.1%)*(1+1.39%)-1=1.8%,這個費率已經接近一檔股票型基金的費率了。
Ø   而太平盛世,一切沒問題,但系統性風險發生時,誰也難保。20089月,雷曼兄弟發行許多乍看是ETFETN就讓許多人受傷慘重。如下圖

Ø   另外,再看看寶滬深,寶滬深透過feeder fund的方式連結2827.HKfeeder Fund的方式為其優點,也有其缺點,小結來看是弊多於利,原因是feeder Fund為雙重架構,管理費用多增加一層,此外寶滬深0061.TW聯結2827.HK,又存在著ETN的風險以及高額溢價的問題,若加計2827.HK對淨值的溢價,目前寶滬深0061.TW溢價為2%2827.HK6%,總共溢價為8%
Ø   針對這種溢價,可以有幾種解釋,但我認為都似是而非
n   這種溢價反映台灣人對A股市場的看好程度更甚於香港人,有些人解讀為台灣人很有眼光,因此在這次A股市場上來前就提前布局,造成大幅溢價,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倘若A股市場開始盤整,或上漲速度變慢,可能的情況是寶滬深的溢價開始修正,即使2827.HK不跌,但光溢價的修正就使投資人損失2%
n   也有人認為就是因為A股市場不易進入,因此存在溢價,一定程度我認可這個說法,原因是過去要進入A股市場不容易,需要申請QFII額度等等的問題,而由於這些不容易進入的問題,因此造成溢價,但對投資人更好的選項很簡單,就是去找一檔直接投資在A股市場,而溢價較低的ETF

Ø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這檔ETF3188.HK83188.HK

Ø   83188.HK這檔ETF為,這檔ETF由華夏資產管理(香港)公司發行,華夏基金是中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而其香港子公司就是華夏資產管理(香港)
Ø   這檔ETF2012/7/17發行,而且是第一檔採用RQFII發行的ETF,投資人購買這檔ETF,就是向華夏資產管理(香港)公司直接買入對應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而華夏(香港)則對去對應的去購買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也就是說,該檔ETF係直接對應其指數成分股,不存在票據聯結的信用風險

Ø   目前該檔基金的溢價程度很低,僅有2.4%,相較於寶滬深0061.TW2827.HK顯然好很多。不過這個溢價會不會繼續上升,答案是yes,因為RQFII額度一樣是受管控的,既然是受管控,當A股市場熱度很高時,投資人追捧的結果,會使溢價上升,而正常來說,一個發行ETF的基金公司必須透過實物申購/贖回方式來減少折溢價,但因為RQFII額度申請不易,因此無法透過這個方式來消彌折溢價。


Ø   此外,這檔ETF同時也發行了人民幣計價的ETF83188.HK,跟3188.HK相同的投資組合,但用人民幣計價,不過由於兩者之間的流通機制快速,可以使用其一來作交割互換(inter-counter Transfer),因此兩者之間不存在太多套利機會。

Ø   此外,投資ETF仍須考慮追蹤誤差的問題,下圖為83188.HK相較於2823.HK以及2827.HK的追蹤誤差圖,可以看到83188.HK的誤差及其波動率最小。眾多證據顯示對想進行對A股資產配置的投資人來說,83188.HK3188.HK是較好的選擇。

留言

Popular Posts

CPD:私人銀行業務 VS CFP的未來發展

資產管理+客戶關係管理 = 私人銀行家 私人銀行服務是銀行服務的一種,專門面向富有階層, 為富豪們提供個人財產投資與管理的服務, 與CFP的執業究竟有何異同? 未來能否有新的產能或商機,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 主講:楊淑清 老師

Eric Chen 專欄:錢進大陸,您買對了ETF嗎?

從年初以來,不斷有投資人在問可不可以投資大陸股市,筆者都簡短的回答「可以」兩字。當時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因為相較於連創新高的歐美日等主要股市,已經連跌5年的陸股 , 基期相當低,為什麼不敢買?尤其是在7月中國證監會宣布滬港通即將在10月開通及11月人民銀行無預警降息 , 激勵陸股暴衝 , 7月與11月的陸股都有兩位數的漲幅 。 筆者的前同事W君,目前在香港的私人銀行上班,筆者在8月曾經請教他關於滬港通的看法,他的回答是已看到外資大量資金陸續進入香港為滬港通作準備,所以相當看好陸股後市。而同一時間,筆者又請教另一位前同事P君對陸股的看法,此人西進中國大陸已將近10年,目前是大陸某基金公司的高管,P君說影子銀行的隱憂並未完全解除,而大陸今年的的GDP成長率也不如以往,從基本面來看,大陸實在是乏善可陳,P君表示他們公司對陸股的house view是相對保守。 W君與P君的前題都對 , 但對股市前景的看法卻南轅北轍 , 為什麼?這要從股市的本質說起 。 如果把影響股市的要素簡化成三項,即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一般而言,股市初升段走的就是資金行情。每個人都知道股價是反應對未來的預期,而與預期心理最有關聯的就是資金面。雖然基本面尚未明顯改善,但在正面的預期心理下,資金會不斷進場卡位,若再加上政府寬鬆貨幣政策推波助瀾下,就會將股市推升一大段,並且形成良性循環。這就是索羅斯所說的「反射理論」 。 目前,陸股就是如此,而且才剛開始。 在看好陸股的投資機會下 , 台灣人要投資陸股大致上有三種方法。 到券商開證券戶,直接買賣A股。 投資人可以親自跑到大陸券商處開戶,或者是運用新開通的滬港通北向管道透過複委託的方式買賣A股 , 但都有挑選個股的難度,非常地辛苦。 購買國內外基金公司發行、投資於大陸的共同基金。 光是國內投信公司發行的大中華基金就有45檔,這還不包括國外基金公司在台灣販售的境外基金 。 一般投資人要如何去分辨那些是純投資大陸A股的基金、哪些又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中國基金呢? 買賣在國內證交所掛牌的陸股ETF。 簡單方便,就像在國內買賣股票一樣就能直接投資陸股,不僅是血統純正的A股,而且是用台幣買賣,又省掉了換匯的麻煩。 在國內證交所掛牌的陸股ETF中流動性較佳有四檔,那就是寶滬深(0061)、FB上証(00

麥道森專欄:那斯達克Nasdaq 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l     今年以來美股整體市場漲了不少 , 而其中一個以前跟台灣關係很密切 的 Nasdaq 也漲了 18%, 反觀台灣的科技股卻還是很弱勢 , 而 大家熟知的 Apple, 股價也還是 一蹶不振  , 其實 Nasdaq 跟你想的不一樣 l     下圖是美國 morningstat 的資料 , 美國 Nasdaq 綜合 指數的前 25 大股票 ,YTD Return 是今年以來的漲幅 ( 截至 2013-8-2), 透過圖 示 , 可以看到電腦科技股佔權重很高 , 但是貢獻指數很有限 , 而超過 50% 以上的則是許多各位很陌生或平常不會投資的公司 , Gilead,Biogen, Celgene,Facebook 等 l     l     Gilead, Biogen, Celgene 是美國近十年的新興產業 , 快速成長 , 且這些公司的 市值已經達到中有一個產業這幾年快速崛起 , 就是生技產業 ( Biotech), 這些生技產業的市值已經可以挑戰各位比較熟悉 的傳統製藥公司 , 包含默克 , 輝瑞 , 葛蘭素等 , 我在寫富蘭克林生技 領航基金:略落後大盤的主動型生技產業基金 , 這篇文章時 , 曾經寫 了幾個有關美國生技股的情況 , 各位或許有興趣 revisit 一下 , 我簡單敘述如下 l     美國生技行業的快速發展 , 這些大型公司積極併購各種小型生技公司 , 雖然短時間的併購溢價過高 , 但因為這各行業屬新興行業 , 因此佔 取版圖更重要 , 也換來了這些大型生技公司的市值越墊越高 , 再加上 美國 FDA 發現傳統化學製藥發展 20 多年下來 , 遇到了許多問題跟 後遺症 ( 如超級病毒 ), 因此更加支持生技產業的發展 , 使大者恆大 的趨勢非常明顯 l     今年截至 7 月 30 日,納斯達克生物技術指數前五大權重股吉利德 科 學 、安進、 Celgene 、生物 基因 、 再生元製藥今年累計漲幅分別達到 68.09% 、 29% 、 85. 26% 、 48.21% 、 59.98% 。 l     此外 , 其他新興科技也開始入列 , 如臉書 Facebook 或者最近 剛列入成份股的電動車 Tesla(0~100KM 加速僅要 5 秒的 跑車 ), 從下圖更可以看到 , 市值很大的公司沒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