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麥道森專欄:大筆資產的回溯測試EXCEL來了!!

上次已經提過了「如果你有一大筆錢的投資策略」,當時文末的案例是用共同基金,為了讓更多的試算跟模擬可以進行,麥道森做了一個試算表,針對這各試算表可以讓各位
試算兩檔不同的ETF在配置比例對投資績效的影響,以及許多人問到的再平衡效果。

首先,針對試算表裡的一些數據,作一些說明。

為了讓各位清楚看到投資績效,包含配息的還原,因此其投資績效為月度的「總報酬率」,因此各位在做ETF的模擬試算時,看到的報酬是真實投資人的報酬。這個數據有
時會讓比各位在股價技術分析上看到的數據更好,原因就在配息。如下面舉例的BND,因為債券市場轉空關係,但今年以來績效不好,但考慮了還息之後,我想可以接受度
就比較高(但,債券的在投資組合的效果不難單用報酬率衡量。)

通常的配置概念是用股票+債券,若再加上再平衡點,各位可以看到股債配置及再平橫的效果。以下如採用美國總體債券市場ETF(BND.us)+美國整體股市
的ETF(VTI.us)來看,債3股7,再加上達20%再平衡的效果是,從2007/9投資至今,累積報酬為44.1%,也就是說假設海嘯前投資了1000萬
元,透過債3股7,下檔風險最多在-35%,而不是單買股票的-50%,這樣的下檔風險對一個理性的被動投資人,應該比較不容易放棄資產配置計畫。

此外,資產波動達20%之後,再平衡(紫線)的效果也不錯,比單純的股債配置的綠線好了一些!也代表一個不貪婪的策略有時可以取得回報。

cid:image002.png@01CEE150.145178C0
顯示image002.png

上述是美國為例子,如果用新興市場股票(VWO)+新興市場債券(BWX),績效約為17.2%,如果各位用台灣股票(EWT)+新興市場債券(BWX)*,績效
約為19.4%

*台灣的債券市場沒有ETF在美國掛牌

cid:image001.png@01CEE152.683D51A0
顯示image001.png


針對以上舉例,包含美國,新興市場以及台灣,麥道森有幾個想法,跟各位分享!

1.      股票市場的波動度較大,尤其是單一國家,許多人無論是單筆投資或定時定額,往往都停損在最低點,就是因為波動性,這樣的波動性,常常讓所謂的複利
報酬率看得到,吃不到。加入債券在投資組合,讓資產配置的計畫得以不因為恐懼而放棄。

2.      舉美股跟美債,並非鼓勵各位全數配置在美股+美債,但是各位必須想想自己是否太集中投資於台灣或其相關的新興市場,在全球股票市場的版圖,新興市
場雖然成長快,但也不如成熟國家所佔市值高,成熟國家在您的投資部份裡應該佔有一個比重以上。

3.      許多人透過0050作為全數的投資,然後採用PB法或標準差法進行擇時操作,不妨看看其他市場,因為報酬率的來源主要因素標的本身多於投資作法。

4.      被動有時可能更優於主動投資,在海嘯高點至今,許多人嘗試主動操作或相信其他「所謂」的專家,結果是這五年半來還在賠錢,且除了賠價差以外,也賠
了不少手續費。而一個簡單的股債配置+再平衡+稍微加一些成熟國家股市,效果其實還不錯。這些簡單的策略相信有了這個試算表,可以讓各位開始更有信心,有策略的掌
舵自己的財富

以下為試算表使用說明!

1.      您必須先知道ETF的代號*,然後在「抓原始資料」的頁面輸入代碼,之後點選按鈕1

cid:image003.png@01CEE153.FD9504E0
顯示image003.png
補充:受限於EXCEL功能,目前僅可提供市值較大的前250大ETF,未來若系統允許,有機會可以試算更多ETF以及共同基金或個股。

2.      進到運算頁面,自行輸入配置比例,以及再平衡的比例(預設值為30%,70%以及20%)

cid:image005.png@01CEE154.39FDCD40
顯示image005.png

cid:image004.png@01CEE153.FD9504E0
顯示image004.png

3.      表格會自動產生您的模擬試算圖形,您可清楚看到股債配置效果以及平衡效果。

留言

Popular Posts

會員大會 暨 紀律道德課程

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 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暨 紀律道德課程 很榮幸邀請到新竹地院 郭維翰檢座 主講「CFP的叢林法則--淺談CFP執行業務之法律規範及自律」 郭檢分享許多關於個資法、洗錢防制法......等等 在金融業務的實務上,經常不小心誤觸法網的案例 提醒從業人員,在執行業務時應多注意的事項。 理促會也在各幹部的努力下, 今年會員人數有了突破性的成長, 同時財務狀況公開透明、十分健全 感謝郭檢精彩的分享! 感謝理促會各幹部的認真付出,及各位會員的熱情參與! 未來理促會將推出更優質的課程、更精采的活動, 敬請期待!

CPD:私人銀行業務 VS CFP的未來發展

資產管理+客戶關係管理 = 私人銀行家 私人銀行服務是銀行服務的一種,專門面向富有階層, 為富豪們提供個人財產投資與管理的服務, 與CFP的執業究竟有何異同? 未來能否有新的產能或商機,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 主講:楊淑清 老師

麥道森專欄:ETF動態應用說明清單

許多人上過 ETF 基礎班以及進階班之後,學習了 ETF 的基礎知識 之後,知道要在投資上取得複利,不是很困難的事情,而是很簡單。 我們稍微回憶一下,為什麼很簡單。 最早麥道森曾經在主動投資的被動觀點提過,投資賠錢有幾個因素, 不好的標的以及不好的價格,,第一個因素是避開不好的標的, 麥道森比較正面,認為你只要選長期趨勢是向上的標的即可, 從個股來看,各位可以把還原月線調出來,看到長期趨勢(通常是 5 年以上,你也可以更嚴格)是向上的, 就可以排除掉大部分不好的標的。不管是個股或者 ETF , 各位都可以用這種方式,簡單過濾,重點是看當市場大跌時, 你選的標的相對於市場的變化。當然, 如果你只希望透過市場的指數來進行資產配置,更簡單了, 指數自己幫你汰弱留強,你只要選一個經歷長時間考驗的 ETF , 就可以了! 至於不好的價格,當時也介紹了定期投入法的定值法, 如果選到優質公司或者是 ETF ,即使是買到高價, 但是透過長時間的堅持下去,也能夠獲利。 各位不妨回顧以下這些相關文章! 主動投資的 " 被動 " 觀點    http://www.caizischool.com/ blog/18777 或者定期定值   http://www.caizischool.com/ blog/18850   不過當時許多朋友的疑問是,那如何選優質公司或者 ETF , 麥道森認為如果你要學會選優質公司或者 ETF ,需要更多的知識, 這些知識超出許多各位曾學習過的有關 ETF 的內容, 如果你不想學,沒關係,透過 VT 、 VTI 、 SPY 、 IVV 、 VE U 、 VWO 、 0050 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學,未來的一段時間, 麥道森將開始說起幾個有意義的內容,這些內容包含了:產業 ETF 、大環境的大趨勢、護城河、美股 S & P 的產業結構等。   以下簡單概述這些內容,細部文章, 各位將在動態應用班或者之後的文章慢慢看到。   n     產業 ETF :有人說買產業 ETF 都不會賺錢,其實你想賺錢, 先學學產業的內容有哪些? l     以下為美股的產業分類,包含能源、工業、非核心消費、核心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