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顧:6/6的公益信託及6/13 的ETF投資種子召集令預告




各位顧問好,
感謝您來參加6/6的公益信託的商業模式介紹,
當天約有20位顧問參加這次的聚會,此外也有台中的顧問朋友來參與,
在這次的聚會中,主要由威肯保代的總經理CFP陳全成(以下簡稱Ken)進行公益信託商業模式的分享,我針對分享內容整理如下:


l   公益信託的發展現況

n   Ken多次提及許多高資產客戶,需要滿足的需求是自我實現”,而這些客戶往往是心中已有想法,但是卻遲遲未付諸行動
n  
Ken舉了凱基魏寶生(以下簡稱魏董)的例子,魏董構思了進行慈善活動長達五年,遲遲未付諸行動,直到遇到陳慶隆CFP,透過陳的引導,終於得償宿願,設立了一個新台幣200萬元的公益信託,選定苗栗縣內的育幼院作為幫助的對象,在這些兒童經審核後,18~22,月補助費用8,000,並與企業配合,送這些孩子去學習工作技能,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相關內容可以參閱
n   也就是說,這些高資產客戶的需求必須經過引導,才有機會實現,引導這件事,剛好是CFP或顧問擅長的
n   Ken也提及美國一位保險銷售高手,在已經取得多次MDRT之後,立下了另一個目標,”募集慈善基金美金10億元”,目前已完成,朝向20億元邁進
n   Ken目前已完成一個新台幣200萬元的公益信託,該信託內容簡述如下
u  客戶為一家婦產科醫生,認為台灣的護士非常缺乏,因此成立一個公益信託,固定捐註新北市的護科學校獎學金,鼓勵更多人考取護士
u  Ken擔任監察人,並收取每年固定比例的監察費,
u  由遠東銀行擔任信託人,收取跟Ken相同比例的信託費
u  客戶表示,成立公益信託之後,”沒多久”,就比較多護士人應徵(這聽起來像是善念原力”)
u  客戶目前已經打算追加投入信託金額,由於所得稅法針對捐贈的扣除額有一定比例,因此Ken建議在年底前一次規劃要投入金額
u  目前該公益信託資金運用,全數配置在存款,收益率很低

l   公益信託的資金運用

n   Andy針對公益信託的資金運用,提及了資金運用的可能作法
n   公益信託除了每年的支出以外,也可以規劃中長期的投資目標,如除了捐助獎學金以外,也可規畫在10~15年後,規劃捐助蓋圖書館,或者成為全國性的公益信託(新台幣3000萬元)
n   此外,公益信託可以是一個百年的慈善工具,因此規劃投資,打敗通膨,是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n   針對中長期的目標,可以採用指數型基金+定期定值的方式,有效率的完成

l   最後是活動預告:
n   6/13中午的ETF投資種子召集令,地點力麗哲園會館,無場地費,各位僅須自行支付餐費(200元左右,) 有興趣者可以點選以下聯結報名       
n   6/27有一場ETF商業模式3.0,投資公司的說明會,預計地點在衡陽路圓富訓練中心,詳細內容跟報名網址將另行通知

l   過去有關商業模式跟內容,各位可以到TFPA的網頁瀏覽跟下載
l   有關定期定值的檔案,各位可以透過點選連結下載



留言

Popular Posts

會員大會 暨 紀律道德課程

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 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暨 紀律道德課程 很榮幸邀請到新竹地院 郭維翰檢座 主講「CFP的叢林法則--淺談CFP執行業務之法律規範及自律」 郭檢分享許多關於個資法、洗錢防制法......等等 在金融業務的實務上,經常不小心誤觸法網的案例 提醒從業人員,在執行業務時應多注意的事項。 理促會也在各幹部的努力下, 今年會員人數有了突破性的成長, 同時財務狀況公開透明、十分健全 感謝郭檢精彩的分享! 感謝理促會各幹部的認真付出,及各位會員的熱情參與! 未來理促會將推出更優質的課程、更精采的活動, 敬請期待!

CPD:私人銀行業務 VS CFP的未來發展

資產管理+客戶關係管理 = 私人銀行家 私人銀行服務是銀行服務的一種,專門面向富有階層, 為富豪們提供個人財產投資與管理的服務, 與CFP的執業究竟有何異同? 未來能否有新的產能或商機,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 主講:楊淑清 老師

共同基金診斷Part2

l    經過進一步的諮詢過後 , 客戶表示其理財目標當中 , 有關生活費的部分 , 就算是用定存準備 , 也足夠支應 , 而第二個理財目標希望贈與部份金額給子女 , 其實也已經有在進行 , 資金安排都跟這些基金無關 , 也就是說客戶 有充裕的資產進行前兩個理財目標 l    而第三個理財目標 , 建立一個投資組合 , 目的確定下來是將投資收益的部分每年進行捐贈給慈善機構,希望的報酬率為每年 3~5% 的穩定增值。但客戶表示過去買基金都是賠錢 , 甚至買股票也賠錢 , 客戶對如何建立一個能夠每年穩定增值的投資組合 完全沒有頭緒 l    乍看這個問題 , 很容易直接進到報明牌的迷思 , 每次我希望針對朋友進行投資上的建議時 , 都會被誤認為報明牌 , 我相信主管機關也是這麼認為 , 我希望提幾個觀念 , 從簡單的例子來重新理解報酬率與風險之間的關係 l    市場下跌對開始累積資產的年輕人是好是壞 ?? 這個主題係參考綠角推薦的投資金律的一本書 , 各位也可以自己去爬文。多年前我也無法理解 , 我回億我大學時 , 聽了邱顯比老師的基金管理 , 也聽到市場下跌 ” 對開始累積資產的年輕人是好事 ”, 我就去 挑了一檔北歐的電訊基金 , 單筆投資 , 當時 ( 2000 年 ) 電訊產業前景被許多機構看好 (Nokia 是芬蘭公司 , 當時是明星股票 ), 我也認為既然是趨勢上的基金 , 即使大跌 , 長期仍然會回來 , 甚至上漲,結果是在 2003 年時 , 終於受不了 , 因此決定停損 , 四萬元本金 , 虧了將近 2 萬元吧。 l    在探討之前 , 各位看看下面這個圖型 , 就是這檔北歐基金的走勢圖 , 下圖 紅色圈圈處是我買的價位 , 黃色是我賣的淨值位置 , 藍色是現在的淨值 ,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 , 這檔基金其實不錯 , 波動很大 , 長期來看趨勢往上 , 應該定時定額投資 , 更精確來說 , 當這檔基金開始下跌時 , 作定時定額的績效 , 肯定比在最高點單筆投資的績效好 。也就是說 , 當市場開始下跌時 , 不需恐懼 , 當你口袋夠深 ( 前提 ) 。我相信大多數人無法知道現在是否是最高點 , 就像是舞會裡大家都很 high 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