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麥道森專欄:學學彼得林區 找百倍安打的零售股

上次文章已經介紹過了基本消費類的ETF也提過各位可以透過核心的資產配置,如一個SP+ XLPVDC來組合一個類似波克夏的投資組合。不過這僅僅是類似,如果各位有注意到,波克夏有很大的一份持股在金融股的富國銀行,有關這個部份,先賣個關子,將在之後講到金融股的行業時,再跟各位分享。

麥道森想先提提一下投資組合的建置,在麥道森早期的文章時,都特別提到資產配置的觀念,且建議各位先建置了核心資產配置後,再來選擇性的配置一些非核心的資產。這個概念是說,麥道森不期望各位成為操盤高手,這原本就不是指數化投資的原意,但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對某些投資概念特別有興趣,麥道森把這些概念點出來之後,各位可以去選擇自己的投資組合長相。

此外,各位如果注意一下,會發現,核心資產通常是追蹤許多支的個股,但是非核心資產則不一定,原因是核心資產期望透過很好的分散度讓你的錢作正確投資,而不是進到賭場賭注。記著你把你主要的錢拿來作投資,會讓你面臨多頭空頭時,很清楚自己要做的:多頭時不需貪心,空頭時不需恐懼。

回到今天要講的零售股,各位可能都讀過彼得林區的書,麥道森相當喜歡這個基金經理人的書以及其投資作法:很努力的工作,翻看年報、財報、拜訪公司以及到百貨商場逛逛找股票。麥道森必須說一句話,彼得肯定是有始以來超級認真且具有天賦的基金經理人,認真的他甚至忘記只記得股票代碼,且常常把股票代碼跟小孩子名字搞混。

彼得在其書籍中,有一段話,「我偏愛零售類股,一開始是因為看到李維家具公司股票上漲100倍,令我永誌難忘。零售類股不見得百戰百勝,可以等到他們在某地區成功後,再仔細看其他地區是否順利,再決定要不要投資。」哇,這短短的幾句話,其實有不少工作要作,你必須先知道那一家公司開始銷售不錯(或許問問你們家的太座或女兒),然後注意銷售狀況,一般來說美國零售股是每個月公佈一次零售銷售額,然後看看地區性成功經驗、再看看全國的成功經驗。

有了零售股的產業ETF,不需要這麼累了,一樣可以追蹤這些可以打出10壘、100壘安打的公司,各位可以考慮添加XRT在你的投資組合內。

XRT是一檔追蹤約百檔的零售股ETF且採平均權重的方式來追蹤這些零售股,並採用季度的方式重新再平衡一次。各位可以透過moneydj資料來看到這檔ETF的基本資料。(不過這個基本資料已過時,目前XRT追蹤了102檔的零售股)

cid:image001.png@01CF7B2F.E7AC45A0

一般的理解,平均權重來追蹤某個產業,讓你可以市值大中小都投資到,且由於季度再平衡,因此有具有逢高部份了結、逢低買進部份較低的零售股的特性。而根據晨星的資料,過去五年,這檔ETF價格的波動係數為20.2%,相較於SP 50014%,明顯高了許多,且BETA值為1.11倍,也就是說是一個波動較大的ETF,你面臨的價格波動較大,如果你有投資心臟病的人,千萬不要投資在這樣的投資標的。(雖然很多人是投資以後才發現自己有投資心臟病)

針對零售股的波動性,麥道森也曾幾個觀點來分享這個現象,以及麥道森對這些特性的投資偏好。

這些零售股大多是非必需消費,也就是說當景氣不好時,你會優先考慮減少的消費項目,如果再白話一些,這就是典型的景氣循環股。當景氣不好時,這些公司的業績跟股價都會快速反應向下;反之亦同。如果你認為景氣開始反轉或復甦時,適度的減碼或加碼這樣的ETF是不錯的選擇。

而麥道森實際投資美股的經驗來看,零售股尤其是服裝零售股,麥道森幾乎不買單一個股,原因是波動過大:常常在財報公佈時,當天出現向上或向下跳空,然後當季就幾乎不會有其餘波動,你幾乎很難用坊間的技術分析、財報分析來投資這些個股,因此透過ETF來追蹤產業的成長是比較可靠的方式。

最後是麥道森的投資偏好:
彼得先生喜歡逛街找這些零售股,但是麥道森先生發現在台灣逛街,當你看到某個很不錯的美國零售股,通常已經太晚了。你很難有超額報酬。此外,零售類股的問題常常在於競爭激烈、品牌不容易建立。打個比方,過去曾經很紅的品牌COACH以及AF,就在金融海嘯之後,開始之前明顯走下坡的狀況,取而代之的品牌可能是KATE SPADEMICHAEL KORS以及ROOTS,這個問題在於零售股很難建立護城河,沒有護城河的產業,通常競爭激烈,產業不易整併,客戶忠誠度較低等,因此如果是投資在單一個股(ETF仍舊是不錯的選擇),你必須超級關心、提心吊膽,這可不符合麥道森的STYLE,至於護城河的概念,將在之後開始介紹。

留言

Popular Posts

會員大會 暨 紀律道德課程

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 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暨 紀律道德課程 很榮幸邀請到新竹地院 郭維翰檢座 主講「CFP的叢林法則--淺談CFP執行業務之法律規範及自律」 郭檢分享許多關於個資法、洗錢防制法......等等 在金融業務的實務上,經常不小心誤觸法網的案例 提醒從業人員,在執行業務時應多注意的事項。 理促會也在各幹部的努力下, 今年會員人數有了突破性的成長, 同時財務狀況公開透明、十分健全 感謝郭檢精彩的分享! 感謝理促會各幹部的認真付出,及各位會員的熱情參與! 未來理促會將推出更優質的課程、更精采的活動, 敬請期待!

CPD:私人銀行業務 VS CFP的未來發展

資產管理+客戶關係管理 = 私人銀行家 私人銀行服務是銀行服務的一種,專門面向富有階層, 為富豪們提供個人財產投資與管理的服務, 與CFP的執業究竟有何異同? 未來能否有新的產能或商機,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 主講:楊淑清 老師

Eric Chen 專欄:錢進大陸,您買對了ETF嗎?

從年初以來,不斷有投資人在問可不可以投資大陸股市,筆者都簡短的回答「可以」兩字。當時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因為相較於連創新高的歐美日等主要股市,已經連跌5年的陸股 , 基期相當低,為什麼不敢買?尤其是在7月中國證監會宣布滬港通即將在10月開通及11月人民銀行無預警降息 , 激勵陸股暴衝 , 7月與11月的陸股都有兩位數的漲幅 。 筆者的前同事W君,目前在香港的私人銀行上班,筆者在8月曾經請教他關於滬港通的看法,他的回答是已看到外資大量資金陸續進入香港為滬港通作準備,所以相當看好陸股後市。而同一時間,筆者又請教另一位前同事P君對陸股的看法,此人西進中國大陸已將近10年,目前是大陸某基金公司的高管,P君說影子銀行的隱憂並未完全解除,而大陸今年的的GDP成長率也不如以往,從基本面來看,大陸實在是乏善可陳,P君表示他們公司對陸股的house view是相對保守。 W君與P君的前題都對 , 但對股市前景的看法卻南轅北轍 , 為什麼?這要從股市的本質說起 。 如果把影響股市的要素簡化成三項,即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一般而言,股市初升段走的就是資金行情。每個人都知道股價是反應對未來的預期,而與預期心理最有關聯的就是資金面。雖然基本面尚未明顯改善,但在正面的預期心理下,資金會不斷進場卡位,若再加上政府寬鬆貨幣政策推波助瀾下,就會將股市推升一大段,並且形成良性循環。這就是索羅斯所說的「反射理論」 。 目前,陸股就是如此,而且才剛開始。 在看好陸股的投資機會下 , 台灣人要投資陸股大致上有三種方法。 到券商開證券戶,直接買賣A股。 投資人可以親自跑到大陸券商處開戶,或者是運用新開通的滬港通北向管道透過複委託的方式買賣A股 , 但都有挑選個股的難度,非常地辛苦。 購買國內外基金公司發行、投資於大陸的共同基金。 光是國內投信公司發行的大中華基金就有45檔,這還不包括國外基金公司在台灣販售的境外基金 。 一般投資人要如何去分辨那些是純投資大陸A股的基金、哪些又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中國基金呢? 買賣在國內證交所掛牌的陸股ETF。 簡單方便,就像在國內買賣股票一樣就能直接投資陸股,不僅是血統純正的A股,而且是用台幣買賣,又省掉了換匯的麻煩。 在國內證交所掛牌的陸股ETF中流動性較佳有四檔,那就是寶滬深(0061)、FB上証(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