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麥道森專欄:美股產業分類、歷史統計報酬以及學學波克夏

美國的產業的分類可以用許多不同的分類來,麥道森採用其中一種常見的產業分類GICS進行分類。

首先必須簡單介紹一下產業分類,根據MBA百科的解釋,GICS標準普爾(S&P)摩根斯坦利公司(MSCI)19998月聯手推出的行業分類系統,只要是標準普爾的指數家族都採用這個分類,(如果是富時家族,會採用ICB的分類方式),目前已經有超過4萬家的公司已被分類GICS為四級分類,包含10個經濟部門(Economic Sector),24個行業組(Industry Group),68個行業(Industry)和154個子行業Sub-Industry)。

產業分類會依照一定標準來檢視公司是否符合或持續符合在該分類指數內,並一定期間內檢視,以確保能夠因應公司的重大經營行為來調整,讓該公司可以持續表徵該產業的經濟活動。相關內容若有更多興趣,可以到MBA百科看看

麥道森很好奇,究竟歷史上這些產業的表現如何,依據GICS第一級的10個經濟部門,可以看到SP500內,產業的歷史年平均報酬率如下:該數據為19902013資料來源為彭博

可以看到就年平均報酬率來看,SP 500在這段期間內,投資在能源、工業、非必需消費、基本消費、保健,而通訊服務與公用事業則較低,但是如果再把這段期間的累計投資本金含分類指數報酬(以1990為基期,基期為100)拉出來,會看到某些產業的在某一段期間內好,某一段期間內不好。如能源類在前幾年都是紅色,後幾年是綠色,代表美國能源類是這幾年轉好,金融業在20002007年曾經一段時間都是綠色,但是這幾年則變紅色(亦即較差),這種現象很像各位買基金的時候,看到某個產業基金績效不錯,但買入以後卻發現績效不如想像,就是這個原因。

在這個表中,有一個產業很特別,不容易出現在紅色或綠色,因此標準差最小14.6%,但是年報酬率還有10.8%,就是基本消費類,麥道森對這樣的慢速的長跑冠軍覺得值得說說,而這樣的基本消費類公司也是麥道森在投資美股中,相當情有獨鐘的產業。

什麼是基本消費類呢?可以看看晨星的介紹XLP.US的文章,文章標題為這個高品質的ETF投資在成熟但具有穩定現金流量以及全球品牌加盟權的公司,這些公司包含了家用品公司、飲料廠商、食品製造商、菸草公司等,由於在景氣不佳時,還是必須要消費這些公司的產品,使這些公司本身盈餘的穩定性較高。

不過這些成熟卻穩定性較高的個股,往往不是華爾街喜歡推薦的標的,在成熟階段的公司,最容易被挑出來不去投資的理由,就是成長性不足。譬如說XLP大的持股寶僑Procter & Gamble這幾年因為成長性不高,且利潤率略為衰退,因此飽受投資者批評。XLP第二大持股,可口可樂COCA-COLA,同樣也是碳酸飲料開始衰退、第三大菲利普莫里斯Philips Morris是最大的菸草公司,但是因為吸煙人口減少,也是面臨衰退。第四大持股為沃爾瑪WAL-MART,這幾年因為1元商店興起、亞馬遜網路商店的競爭,都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會讓追逐成長性的投資人遠離這些公司,但是麥道森反而看到這些公司評價較低、現金流量充沛、持續買回庫藏股等,很喜歡這些標的。

麥道森剛好閱讀一本書「聰明投資者」有一個針對40年時間,美股的股息金額持續成長者,裡面就有許多是屬於基本消費品的公司,也就是說這些公司通常具有穩定持續增發現金股利,對長期投資者來說,你投資的公司能夠是百年老店,賺錢又持續增發股利,這就是很好的投資回報。

如果這樣理由不夠,看看下面這個大咖的前10大持股吧!寶僑Procter & Gamble是波克夏第6大持股(佔4%)、可口可樂COCA-COLA是第2大持股、沃爾瑪WAL-MART是第5大持股,這個大咖是….
波克夏!

你如果想學波克夏投資,可以這樣作,一檔SPY指數型基金(如SPYIVV+一檔基本消費類的ETFXLPVDC

留言

Popular Posts

會員大會 暨 紀律道德課程

TFPA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 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暨 紀律道德課程 很榮幸邀請到新竹地院 郭維翰檢座 主講「CFP的叢林法則--淺談CFP執行業務之法律規範及自律」 郭檢分享許多關於個資法、洗錢防制法......等等 在金融業務的實務上,經常不小心誤觸法網的案例 提醒從業人員,在執行業務時應多注意的事項。 理促會也在各幹部的努力下, 今年會員人數有了突破性的成長, 同時財務狀況公開透明、十分健全 感謝郭檢精彩的分享! 感謝理促會各幹部的認真付出,及各位會員的熱情參與! 未來理促會將推出更優質的課程、更精采的活動, 敬請期待!

CPD:私人銀行業務 VS CFP的未來發展

資產管理+客戶關係管理 = 私人銀行家 私人銀行服務是銀行服務的一種,專門面向富有階層, 為富豪們提供個人財產投資與管理的服務, 與CFP的執業究竟有何異同? 未來能否有新的產能或商機,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 主講:楊淑清 老師

Eric Chen 專欄:錢進大陸,您買對了ETF嗎?

從年初以來,不斷有投資人在問可不可以投資大陸股市,筆者都簡短的回答「可以」兩字。當時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因為相較於連創新高的歐美日等主要股市,已經連跌5年的陸股 , 基期相當低,為什麼不敢買?尤其是在7月中國證監會宣布滬港通即將在10月開通及11月人民銀行無預警降息 , 激勵陸股暴衝 , 7月與11月的陸股都有兩位數的漲幅 。 筆者的前同事W君,目前在香港的私人銀行上班,筆者在8月曾經請教他關於滬港通的看法,他的回答是已看到外資大量資金陸續進入香港為滬港通作準備,所以相當看好陸股後市。而同一時間,筆者又請教另一位前同事P君對陸股的看法,此人西進中國大陸已將近10年,目前是大陸某基金公司的高管,P君說影子銀行的隱憂並未完全解除,而大陸今年的的GDP成長率也不如以往,從基本面來看,大陸實在是乏善可陳,P君表示他們公司對陸股的house view是相對保守。 W君與P君的前題都對 , 但對股市前景的看法卻南轅北轍 , 為什麼?這要從股市的本質說起 。 如果把影響股市的要素簡化成三項,即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一般而言,股市初升段走的就是資金行情。每個人都知道股價是反應對未來的預期,而與預期心理最有關聯的就是資金面。雖然基本面尚未明顯改善,但在正面的預期心理下,資金會不斷進場卡位,若再加上政府寬鬆貨幣政策推波助瀾下,就會將股市推升一大段,並且形成良性循環。這就是索羅斯所說的「反射理論」 。 目前,陸股就是如此,而且才剛開始。 在看好陸股的投資機會下 , 台灣人要投資陸股大致上有三種方法。 到券商開證券戶,直接買賣A股。 投資人可以親自跑到大陸券商處開戶,或者是運用新開通的滬港通北向管道透過複委託的方式買賣A股 , 但都有挑選個股的難度,非常地辛苦。 購買國內外基金公司發行、投資於大陸的共同基金。 光是國內投信公司發行的大中華基金就有45檔,這還不包括國外基金公司在台灣販售的境外基金 。 一般投資人要如何去分辨那些是純投資大陸A股的基金、哪些又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中國基金呢? 買賣在國內證交所掛牌的陸股ETF。 簡單方便,就像在國內買賣股票一樣就能直接投資陸股,不僅是血統純正的A股,而且是用台幣買賣,又省掉了換匯的麻煩。 在國內證交所掛牌的陸股ETF中流動性較佳有四檔,那就是寶滬深(0061)、FB上証(00...